文以載道:“儒”

“儒”者,人之所需也。人需要什麼呢?解釋很多,我們認為人的類本質是精神活動,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優化精神活動。

在學校裏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,可以幫助得到好工作,賺更多錢財,得更大權力,找好的對象等等。這些是重要,但並不是人的終極所需。因為得到了這些之後,並不能保證得到快樂。我們看到的是,有權、有錢的人往往要應付更多的假話和誘惑,再好的伴侶也不能替代自己去面對生活和社會中的各種挑戰。何況世界變幻無常,貧富、強弱、得失、愛恨的距離都只是一線之差。

儒字圖

“儒” 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,在於幫助人提高內在修持,從而達到平和喜樂,寵辱不驚,八風不動。孔子非常欣賞顏回 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 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” 相對於自然科學來説,儒學可以説是人的科學。相對於技來説,這種學問也就是大學問。經典就是講大學問的著作。那什麼是大學問呢?《大學》開宗明義地講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”

什麼是“明明德”?“明德”就是上天賦予人自然本性的運作規律。也就是《中庸》開篇所言“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∙∙∙∙∙∙∙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”當中所説的性。順應這個天性的規律就是自然生機之道。什麼規律呢?《中庸》接着解釋道 “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”。“中”是指人的各種情緒(如喜怒哀樂等)還都沒有產生時的那種精神境界。人的意識裏有各種活動,當意識裏邊什麼活動都沒有,沒有具體思維,也沒有情緒之時的狀態就叫作“中”。“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”,當人受到外界刺激之後,和外界發生作用、聯繫,在其過程中,做到恰到好處,即是“皆中節”,“無過無不及”,這就叫做 “和”。儒家認為,人的精神活動如能時時保持在“中”或者“和”這兩種狀態,就符合要求了,就是“明明德”。能如此,在外,可以圓通處世;在內,則可以“志和氣達”。

什麼是“在親民”?就是要有益於周圍的人。人是社會的人,自己周圍的人好起來了,自己做事也會更順利。家和萬事興就是這個道理。儒家講究 “窮則獨善其身”,可以儀表人羣;“達則兼善天下”。或窮或達,均有補於世道,為人所必需。這就是《大學》後來所説的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先從修養自身開始,隨着能力的增大,將“親民” 的圈子慢慢放大,最終達到 “內聖而外王”。這個王不是當作君王,國王來講,而是當作“旺”講。意思是:裏面是聖人境界,外面生命力非常旺盛,能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。比如説孔子教書育人,為萬世之師表就是其中一例。

什麼是“止於至善”?就是要達到大善德。善有三個層次,開始是行為善,如扶危解厄,濟世利民;進而是心意善,使自己念念向善,祝福他人得福,此時還需有意為之;最終是達到“至善”,此時心中全無善念,但動心起念,所作所發,覺時夢中,無一不善。真正達到“不守規矩而不逾規矩”。孔子説自己“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” 就是這種 “至善” 的境界。有了這種善的境界,生機就旺,就合於生生不息的道,也是人之終極所需!

版權所有©同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| 地址: 14200 SE 13th Pl, Bellevue, WA 98007 | 歡迎關注同樂公眾號

體驗課程

體驗課程